分立式地下管网水位监测方案

方案简介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日益成熟,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新一代的传感器和智慧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建设也越来越智能和成熟。

       地下管网一般需要监测窨井中的液位和流量,相比较传统的投入式传感器,雷达式流量计和水位计具有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和水体不接触,故障率低,维护量低的特点,近年来在管网场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

 

       本方案基于雷达非接触式传感器,以及低功耗的物联网传输技术,实现对排水管网中的流量、流速、液位等数据进行采集,同时也可以增加其他传感器获取譬如水质等其他参数,实时掌握排水管网运行状况。为排水管网的日常监测、运行调度、养护管理、快速响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便于管理部门掌握管网实际运行状况,能正确部署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不断提高排水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方案结构:

       地下排水管网监测系统包括几个部分:供电单元,无线数据采集单元(遥测终端),传感器单元,后台展示平台软件包括web端和手机APP端。各部分介绍如下:

     1. 地下管网的应用场景大多不易通过市电或者太阳能供电,一般由电池包提供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有一次性电池包和可充电锂电池包两种常用方式;一次性电池包根据采集和上报周期不同,可以使用1~3年时间不等,到期需要更换电池;可充电锂电池包可支持3~6个月,到期需要拆卸电池包进行充电,可以重复使用。
     2. 无线数据采集单元也叫遥测终端,其内部集成了蓝牙模块、电源控制单元、数据采集发送等单元;其中蓝牙模块用于现场调试维护,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获取测量数据并对设备进行设置和调试升级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安装调试的难度;电源控制单元用于各个外设传感器的供电控制,最大程度降低系统功耗;数据采集发送单元,用于对各个传感器的协议对接、数据采集、数据上传;数据上传支持4G、NB、LoRa、Cat1不同制式,可支持同时4个传输通道,方便客户不同数据平台的数据监测。该单元可以按照不同的协议,包括水资源监测数据通讯规约SZY206/水文监测数据通讯规约SL651/MQTT等协议要求,将结果上传到指定的云端服务器。
     3. 传感器单元,主要包括复合式雷达流量计、超声波多普勒流速流量仪、雷达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选配其他水质传感器(譬如PH值、水温等)。可以获取流速、液位、流量、水质参数等信息。
     4. 后台的设备管理平台软件,进行各个站点的设备管理,历史数据查看,数据呈现和汇总,也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进行上述查询,方便用户进行信息化管理。


方案选择:

管网水位监测方案——分立式

       采用分立式结构组建测量系统,地下数采终端为一独立设备,其内部包括数据采集和发送单元以及供电电池,负责给其他传感器设备供电并采集传感器的数据,通过高增益天线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该方案的优点是电池容量可以灵活选择,对于上报频繁的场景,可以选用较大容量的电池,也可以选择可充电电池,定期进行替换补充电量。框图如下:

安装示意图:

方案特点:

     1. 集成度高,构造紧凑、轻巧,方便安装实施;
     2. 多要素集成,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参数;
     3. 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流量计(水位计)测量流速、水位、流量等参数、安全低损、少维护、不受泥沙、垃圾等影响;
     4. 内置一次性锂亚电池(或者可充电锂电池),安装简单快捷,更换方便;
     5. 集成RTU功能,数据直接上传服务器,也可以远程调参,简化系统集成难度;
     6. 内置低功耗蓝牙,可直接通过手机APP现场调试和设置参数;
     7. 全防水IP68设计,适合地下管网恶劣环境下使用。

管理平台:

       后台的设备管理平台软件,用来进行各个站点的设备管理,历史数据查看,数据呈现和汇总,同时有配套的手机APP随时可进行上述查询,因而方便用户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Web端软件平台


手机APP端平台

产品技术参数:

雷达水位计

数据采集终端


应用领域: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流量、液位、水质等参数监测;

城市地下箱涵、窨井流量液位等监测;

排口流量、防洪渠、内涝等监测。


现场案例照片:


相关产品
相关案例
广东某市水体综合整治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